中国汽车报大版面报道:汽车出行如何玩转数据要素 | 汽车后市场“乘数”而上
发布日期:2024-11-12 12:11 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

       编者按: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连续召开两场关于汽车出行领域的重要会议,(首届汽车出行服务高峰论坛、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汽车出行服务发展论坛)得到了媒体的普遍的关注。以下是《中国汽车报》记者陈萌针对汽车出行服务领域数字化发展进行的深度报道。


       数据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国际竞争的新抓手,在汽车行业尤为如此。
  近年来,汽车行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正在由传统硬件制造向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型移动出行终端转变。汽车与电子、通信、交通、软件等产业加速融合,带来爆发式的数据增长。汽车数据正逐渐从单一内部的小数据形态,向多元动态的大数据形态发展,产生的海量数据蕴藏了巨大价值。
  相比生产制造端,数据要素在汽车流通和后市场领域的应用场景更加广阔,其中不乏凭借数据要素的应用改变细分行业样貌的案例,在创造新商业场景的同时,也切实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数据要素亟需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算力、数据和模型构成了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未来各行各业都必须依赖大数据,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新突破。
  京东集团终身荣誉技术顾问、北京磁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援者工具软件高级技术顾问李大学认为,践行“汽车四化”离不开数据要素。汽车业的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供应链、智能驾驶等场景,都需要大数据和大模型的运用。比如,电动化需要收集并处理电池系统的数据,从而优化电池的性能,提高能源效率。智能化需要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训练和优化自动驾驶大模型的智能化水平。网联化需要通过车辆和外部路网数据的实时交换,实现交通网络的智能化。共享化更需要大量数据,优化车辆调度和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


图片

  

       数据要素在汽车业的分布非常广泛,包括原始数据,如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驾驶人的行为数据等,也包括经过加工的数据,如提供给大模型的经过标注的数据。
  据了解,从数据产生到成为数据要素需要经历数据汇聚、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工,形成数据产品,最后进行金融化处理,形成数据资产和数据资本。
  汽车业对数据要素的认知,几年来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开发和应用大数据的意识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在汽车制造阶段,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孪生的技术,实现良品率的提升。在自动驾驶领域,萝卜快跑的登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正是数据要素改变出行的鲜活例子。
  在出行领域,数据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多源性、多维度的特征。这些数据的价值,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安全性、降本增效等。如高德地图等软件,充分利用AI算法进行路线优化和智能提醒,给用户带来很好的出行体验。
  汽车出行领域早已进入数字化阶段,目前正处于数字化深度转型的关键时间点。在“汽车四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数字化场景将会给汽车出行领域带来新的生机。


图片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汽车出行服务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秘书长张士立表示,在汽车出行领域,如网约车、汽车代驾、汽车租赁乃至相关的汽车金融,已经平台先行,驱动线下与线上结合发展,数据要素作为能为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在这几个领域的业务端已得到深度应用。而汽车救援、汽车营地、旅居车等新兴领域,尚处在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平台的过程,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和尝试。
  业内人士感受最深的当属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促使网约车应运而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约车或者申请做专/兼职司机,提升出行效率、扩大就业。凭借灵活、个性化的服务,网约车迅速成为当前人们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企业对数据认知呈现两极分化


  虽然数据要素已在汽车行业部分细分领域得到应用,但如何更深度地使用数据资源,让数据要素实现溢出价值,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甚至试错。
  张士立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出行服务领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但企业负责人对数据要素的认知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
 

图片


    一类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数据严防死守,把数据当做企业的核心资产,但这些被“捂着”的数据其实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红利。尤其是企业对外部采集信息的机构普遍怀有严重的防备心理,担心一旦数据共享了,自己的业务会深度受制于人,影响企业的独立发展。
  另一类企业负责人的态度是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关注数据的积累和应用,觉得这些数字资产距离自己还很远。
  张士立以汽车代驾为例介绍称,代驾企业大多以平台形式出现,近年来汽车代驾责任事故的频发,给代驾企业、代驾员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分会曾多次组织汽车代驾企业与保险公司展开面对面研讨,商议代驾责任险相关内容。代驾企业认为,保险公司保额高,企业难以承受,而保险公司则提出,代驾险长期处于亏损。有专家提议,如果汽车代驾企业开放部分数据,让保险公司介入到数据场景中,有可能构建出更加合理的保险价格体系。但是由于汽车代驾企业认为,数据是其核心资产,相关数据始终未能开放。其实保险公司需要的未必是代驾企业的人员信息、派单信息等核心数据,而是代驾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例如代驾车辆品牌、保险、车况等数据。汽车救援领域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不仅对保险公司有价值,对反哺整车企业的研发制造也有巨大价值。不过,这些数据目前还散落在代驾企业的系统中,没有进入整合阶段,因此也不构成数据要素,无法形成企业的数据资产。  李大学也指出,当前汽车行业数据要素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实现行业大数据的标准制定、大数据共享和大数据交易。在实践中,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正在影响甚至阻碍汽车业数据要素作用的发挥。尤其是现阶段,汽车行业的数据孤岛问题比较严重。
  “汽车行业协会应在行业数据相关标准方面,发起倡议,形成联盟,参与从团标到国标的制定中。汽车业的各主体,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家‘数据要素×’战略在汽车业的落地实践。”张士立介绍称,汽车俱乐部分会携手深圳车友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建设的拖车信息服务平台——援者之家项目,从服务人员培训、认证入手,实现服务人员和拖车等相关救援资源的在线化。多个代驾App都可以直连援者之家,实现智能化派单,数据自动同步到其他App,而且统一评价,形成一个行业中台,既方便从业者,又能更好地共享和应用数据资源。
  李大学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经济阶段。农业文明是自给自足,工业文明是分工协作、规模化生产。未来中国的经济会是“你的需求云满足”,云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可以精准满足用户需求。


数据不仅可用还是企业资产


  如今,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并高度依赖汽车出行平台。因此,每天汽车出行平台都会沉淀大量数据,在形成数据要素、模型、算力能力之后,汽车救援领域就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旦汽车发生故障,它可以先行自我诊断,之后引入智能客服。数字人将解答车主关于车辆故障的相关问题,并指导车主尝试自行排除故障。如果故障较为复杂,再转用智能化匹配服务人员/服务车辆,为客户提供救援。服务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结算,整个过程留有数据存证。
  张士立认为,汽车出行领域的数字化都要面向市场,有市场需求,才能产生价值,才可以持续发展。
  首先,汽车出行领域的数字化内容要面向生产、销售端。汽车出行等用车市场的信息,未来将会更多地影响到生产。未来的汽车市场是依据数字需求统计出来,在车辆平台化的基础上,根据个性化去定制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随着智能交通场景的进一步普及,未来的汽车将颠覆今天的模样和定义,因此汽车行业产、销、用的顺序,极有可能会转变成为用、销、产。
  其次,要注意数据公平。在出行领域存在多家超大型企业,其掌握海量数据,并且可以深度调用数据,使得数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价值、创造更多可能。与此同时,由于数据不公开,平台规则单向对企业有利,导致平台参与方,如网约车司机和加入到网约车领域的其他企业,以及所有参与平台业务的加盟商,难以得到公平的发展和营运环境。
  第三,专项作业车数字化装备相对欠缺。制造企业在推出新能源专项作业车的过程中同时推出了不少数字化的装备,但这些装备很大程度上类同于乘用车,不能匹配专项作业车的需求。希望汽车救援行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数据采集需求,从需求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最后,行业协会将深度采集各个领域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行业发展谋求出路。比如,当汽车代驾企业愿意让渡单次代驾数据的时候,当保险公司有意愿采购这些数据的时候,是否可以用数据置换保险,推动代驾企业与保险公司共赢。


图片


  李大学则表示,现在很多企业正在探索数据经过整理后,直接纳入资产负债表。很多企业的负债率高,通过数据入表可以增加分母,通过数据变现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负债率,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并获取更多融资渠道。今后,企业如何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将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同步进行中


  汽车出行行业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目的地、预算等需求,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出行方式。这样的个性化服务使汽车出行满足了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选择及需求。从早期的传统出租车到如今的网约车,再到未来的低空出行、自动驾驶,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推动了行业变革,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出行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出行工具和出行模式的变化,给路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出行处副处长闻静向记者介绍,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要求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感知网络、智能化管控系统和网络化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以数字手段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改进等。
  9月,路网中心依据交通运输部文件精神印发了《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基本功能要求》,指导部级服务区和省级服务区建设相应的数字底座。各地要按照“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开放创新”的原则开展系统建设,以出行服务、行业管理、生产经营需求为导向,聚焦运行监测、视频监控、信息服务、能源补给、公众评价等功能,全面提升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上线试运行,包含“充电桩随手查”和“阳光救援”两大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查询高速公路充电设施位置、实时状态等信息,如果遇到事故,也可通过小程序“一键呼救”。目前,“e路畅通”小程序的“阳光救援”模块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一键呼救”功能和施救服务“三公开”,即公开救援服务电话、救援服务点和收费标准。救援渠道查询更加便捷,施救服务收费更加透明,救援选择更加自主,服务监督更加规范。
  闻静表示,当前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还存在车辆排队情况,尚未实现充电桩订单预约。路网中心正在积极联系各大厂家,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做到,通过“e路畅通”小程序就能查询充电基础设施排队情况。同时,高速公路沿线餐饮、停车位空余、服务区情况查询和“司机之家”也将陆续上线“e路畅通”小程序。

图片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汽车报》2024年11月4日版面,作者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