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深刻变革的洪流中,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势头与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给传统合资车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份额的缩减、价格战的白热化以及豪华与自主品牌的双重夹击,让合资车企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定价上陷入两难境地。一时间,“合资品牌衰落论”甚嚣尘上,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
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上汽大众却以稳健的姿态,展现出其深厚的底蕴与前瞻的战略眼光。面对新能源与价格战的双重夹击,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发展战略在变革浪潮寻找增长支点,开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通过燃油车基本盘的守正出新和新能源赛道的差异化突围,上汽大众在以燃油、新能源双线开花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合资车企的生存法则,展现出了老牌合资企业的强大市场韧性。
油电同进,销量逆势突围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狭义乘用车的累计零售量为2289万辆,同比微增5.5%。在整体市场增速显著放缓、细分市场价格战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诸如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传统合资汽车品牌遭遇了全年销量的不同幅度下滑。面对这一严峻市场形势,上汽大众凭借120万辆的累计销量(大众品牌114万)稳固占据合资品牌榜首位置,并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成功实现了逆境中的突破与增长,并在2025年1月实现了燃油车市占率的再次提升。
上汽大众之所以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深入布局并持续强化了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优势。特别是在10万-3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内,上汽大众的产品线实现了全面覆盖。朗逸家族和途岳新锐等车型以其丰富的动力组合和实用的家用配置,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双重需求;而帕萨特Pro、途观L Pro等中高端车型,则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先进的科技配置,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在新能源市场,上汽大众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ID.家族作为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旗舰产品,凭借其长续航、高安全以及智能化的产品特性,成功打入了主流新能源市场。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ID.家族车型搭载了上汽大众与斑马智行联合开发的MOS 3.2智联系统,实现了本土化语音交互和生态服务的全面升级,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出行体验。
业内分析认为,上汽大众在油电并进战略上的坚持与布局,无疑为其逆势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中国车市“哑铃型”结构的消费分化趋势,上汽大众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多动力组合和越级配置,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在市场总体份额和原有竞争对手均处于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上汽大众凭借其稳固的市场基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灵活的战略部署,成功稳住了销量基盘,展现出了合资车企中难能可贵的强劲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守正创新,再塑体系壁垒
上汽大众在油电并进战略上的卓越表现,正是其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与坚定执行战略定力的明证。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上汽大众并未急于求成或盲目跟风,而是坚守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展现了守正之智。
一方面,上汽大众不断深化传统燃油车技术的优化,致力于降低油耗并提升车辆性能,持续巩固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上汽大众积极开拓电动平台与技术路线,为新能源市场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ID.家族车型搭载了上汽大众与斑马智行联合开发的MOS 3.2智联系统,实现了本土化语音交互和生态服务的全面升级,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出行体验。
尤为重要的是,上汽大众在供应链管理、渠道运营等基础能力上的坚实底蕴,为其在逆境中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面对全球芯片短缺、电池成本波动等严峻挑战,上汽大众凭借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采购网络,以及自身建立的预警与应对机制,迅速调整策略,有效压缩了零部件库存周转天数,并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恢复与增长。这种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大象转身”般的敏捷与灵活,不仅彰显了上汽大众强大的体系能力和深厚的市场底蕴,更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再塑了难以逾越的体系壁垒。
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上,上汽大众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近期,上汽大众宣布其智能座舱已完成搭载DeepSeek大模型,这一技术升级标志着上汽大众在智能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融合DeepSeek深度思考与文心一言精准理解能力,上汽大众智能座舱实现了双AI引擎协同对话,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化的车内交互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前路,上汽大众正以坚定的步伐,持续深化油电并进战略,加速本土化创新步伐,不断夯实自身实力。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上汽大众正积极投身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上汽大众将携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以及前沿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中国汽车市场新风尚,以难以逾越的体系壁垒,引领汽车行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