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中国.大美山东台儿庄古城摄影,休闲品质自驾4日游
发布日期:2013-03-11 09:03
台儿庄古城,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商铺、古民居,还有岸边的古码头等,最老的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些商铺、古居沿河而建,布局灵巧,远看参差蜿蜒、错落有致。目前遗存下来的胡家老店、李家商铺等建筑,均傍河而筑,前有临街的店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难得的是,古街民风淳朴依旧,居民仍然保存着百年前的生活习惯和节奏.

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因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这里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拥有30多座庙宇,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
台儿庄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古邑中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18个汪和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度超过了苏州古城。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江北水乡由此得名。
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 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
有人说,看水乡去周庄,看古城去平遥,两者兼顾去丽江。但是,周庄有水却不是大战故地;平遥的建筑古朴却没有大运河;丽江有城有水,却没有台儿庄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来到台儿庄运河古城,既看了古运河,又亲临了战地现场,触发了思古幽情,还领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时尚生活。还有人评价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
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
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山治水、战天斗地的运河治理、农田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台儿庄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转移,旧城的老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陈旧落后面貌,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民的梦想。
像诺曼底、哥底斯堡、凡尔登一样,台儿庄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台儿庄古城因为是被战火毁坏的,具有毋庸质疑的重建资格。世界遗产组织反对遗产重建,保留下多少遗存就是多少遗产,但因为天灾人祸或战争毁坏的,并且具有特别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世界遗产组织认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个城市具有重建资格,一是波兰的华沙,是被二战炮火毁坏;二是意大利的庞贝,是因为火山喷发毁坏;三是中国的丽江,是因为地震毁坏;还有一个就是台儿庄,也是被二战炮火毁坏。所以我们提出重建台儿庄古城,重建起来就是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二战纪念城市。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凭吊。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占地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览馆共有三个展室,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千余件,书画馆珍藏着参战将士和亲属以及著名书画家、政界人士的书画作品近千件。
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于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
台儿庄大战遗址是国内反映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唯一纪念地,电影《血战台儿庄》促成了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1986年4月,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在台湾看到《血战台儿庄》后,还谈了他对片子的两点意见:“这部片子有几点是可以的,第一,共产党认为我们是抗日的;第二,对我父亲是正面报道,没有抹黑、没有歪曲他。
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还把这部片子推荐给国民党中常委观看。不久,1987年11月,在蒋经国临终之前终于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作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古城牌坊古城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参将署馆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久和客栈久和客栈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如今建成的石拱桥是在原址上复建的。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扶风堂扶风堂是典型的晋派建筑,是祖籍山西扶风的万家所建,万家来到台儿庄之后,借助运河漕运的繁荣发了大财,成为台儿庄四大家之一,于是建造了号称台儿庄之最的万家大院,重建后的万家大院也称为万府酒店,集住宿、餐饮和会议于一体的五星级酒店。扶风堂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结构,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等60多间房屋,整座建筑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与建筑思想.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台儿庄古城地图)

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因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这里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拥有30多座庙宇,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

台儿庄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古邑中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18个汪和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度超过了苏州古城。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江北水乡由此得名。

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 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

有人说,看水乡去周庄,看古城去平遥,两者兼顾去丽江。但是,周庄有水却不是大战故地;平遥的建筑古朴却没有大运河;丽江有城有水,却没有台儿庄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来到台儿庄运河古城,既看了古运河,又亲临了战地现场,触发了思古幽情,还领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时尚生活。还有人评价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

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



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山治水、战天斗地的运河治理、农田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台儿庄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转移,旧城的老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陈旧落后面貌,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民的梦想。

像诺曼底、哥底斯堡、凡尔登一样,台儿庄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台儿庄古城因为是被战火毁坏的,具有毋庸质疑的重建资格。世界遗产组织反对遗产重建,保留下多少遗存就是多少遗产,但因为天灾人祸或战争毁坏的,并且具有特别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世界遗产组织认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个城市具有重建资格,一是波兰的华沙,是被二战炮火毁坏;二是意大利的庞贝,是因为火山喷发毁坏;三是中国的丽江,是因为地震毁坏;还有一个就是台儿庄,也是被二战炮火毁坏。所以我们提出重建台儿庄古城,重建起来就是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二战纪念城市。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凭吊。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占地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览馆共有三个展室,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千余件,书画馆珍藏着参战将士和亲属以及著名书画家、政界人士的书画作品近千件。

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于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

台儿庄大战遗址是国内反映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唯一纪念地,电影《血战台儿庄》促成了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1986年4月,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在台湾看到《血战台儿庄》后,还谈了他对片子的两点意见:“这部片子有几点是可以的,第一,共产党认为我们是抗日的;第二,对我父亲是正面报道,没有抹黑、没有歪曲他。


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还把这部片子推荐给国民党中常委观看。不久,1987年11月,在蒋经国临终之前终于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作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古城牌坊古城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参将署馆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久和客栈久和客栈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如今建成的石拱桥是在原址上复建的。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扶风堂扶风堂是典型的晋派建筑,是祖籍山西扶风的万家所建,万家来到台儿庄之后,借助运河漕运的繁荣发了大财,成为台儿庄四大家之一,于是建造了号称台儿庄之最的万家大院,重建后的万家大院也称为万府酒店,集住宿、餐饮和会议于一体的五星级酒店。扶风堂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结构,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等60多间房屋,整座建筑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与建筑思想.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台儿庄古城地图)

相关信息
2024-09-06
2024-08-07
2024-07-04